自費遊學志工 在付出中收穫 |
![]() | ||
| ||
黃歆茹是人壽公司的經理,還是個帶領100名部屬的女強人,但在罹患了乳癌後,讓她更珍惜生命,決定及時行善,放下高薪工作前往泰北擔任志工。許妙芬在台灣教書20年了,工作壓力大,幾乎磨平她的教學熱情,去年她到泰北義務教授中文,小朋友的純真和熱情,讓她重拾熱情,也立下心願,未來五年都要回到泰北教書。 到泰北內蒙服務 伊甸基金會發起「Work-ing Holiday志工服務遊學團」,伊甸副執行長林文賓表示,暑假參加遊學團,是許多青年學子的暑假計畫,「Working Holiday志工服務遊學團」突破了坊間眾多遊學團的方式,邀請高中生、大專青年、在職人士、退休人士自掏腰包付機票費用,前往泰北、內蒙、中國河北壩上、中國藏區等,用14天、112小時學習「付出是最可貴的收穫」,體驗另類的暑假生活。 與名校志工交流 林文賓表示,今年暑假共有10團出發,238人參與,年紀最大的志工66歲,最年輕的志工才16歲。伊甸今年更特別推出可直接和英國牛津、劍橋及美國普林斯頓、賓州等名校學生交流,一起在離內蒙古省界2至3公里的中國河北壩上服務,該地海拔高達1500至2000公尺,志工們在荒涼偏遠的學校裡,關懷貧窮孩子,更能讓志工和國際名校學生互動。 19歲的翁宇津是政大心理系的學生,為了體驗不同生活,遠赴蒼茫遼闊的河北草原,忍受著顛簸崎嶇的道路,在偏遠小校教導學生。她說,當地物質缺乏,志工們每餐必吃番茄加糖,12天只洗了二次頭髮,生活條件的困難,更讓志工們輪流感冒。 但這種生活也讓來自富裕台灣的宇津,非常震撼。因她看到當地孩子用一條繩子和石頭就可以玩一整天,燦爛的笑容讓她心中滿滿地感動,尤其連基本用水和水果對當地孩子都是一種奢侈,更讓她格外珍惜現有的生活。 【2007/07/17 聯合晚報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