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全球化時代,「移動力」就是競爭力。外語還不夠,你還需要5大隱性能力,

才能全球走透透。這些移動大能力,你,擁有多少?


美國要教改了!今年開春,美國成立的「新勞動力技能委員會」來自政界、企業界與學界的專家,

熱烈的在華盛頓舉行關係下個一百年美國國力的會議——修改美國從幼稚園到中學的課程。

這將是美國百年來幅度最大的一次教改。他們的目標很清楚:減少美國的「全球文盲」

(global illiteracy)。


所謂「全球文盲」,當然不是識字率的提升,而是為了讓美國學生未來具有在全世界移動的競爭力。

因此,從四大方向提升學生能力:增加認識世界文化與語言的能力、增加思考的彈性、

聰明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、人際關係的能力(EQ)。





新時代

美國全面教改 從幼稚園到哈佛,全力減少全球文盲

換個場域,來到全球著名的高等學府哈佛大學,這裡,同樣的故事也在發生。

哈佛大學從二○○二年開始第五次的課程改革,歷時四年完成。最重要的改變是,一、減少必修課,

增加選修,讓學生增加專業上跨領域移動學習的機會;二、增加必修的國際通識課程,

讓學生成為全球公民而不只是美國人;二○○五年一月,

全美綜合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頓大學舉行開學典禮時,校長第爾曼(Tilghman)更在演說中對學生強調:

「全球通識(global literacy)必須植入普林斯頓人的DNA中。」


小學生準備的是十年後的未來,大學生準備的是三、四年後的未來,但兩個改革重點卻雷同。

原因無他,全球移動是無可擋的大趨勢,但美國人還沒準備好。


跨國企業UPS(優比速)執行長麥克‧埃斯丘(Mike Eskew)點出問題。他說,企業所需員工是

「具備全球貿易素養、對外國文化敏感、嫻熟它國語言」──這些正好不是美國人的優點。

美國選修外語的高中生還不到一半,社會課也過於關注本國史。成為全球公民的能力,

被稱之為現代的「大能力」,若你不具備,你就注定要在未來工作與機會的競爭上成為弱勢者。

看看這個驚人數字:根據聯合國一九九○年統計,全球共有一億五千萬人離開了自己的母國,

在其他國家生活與工作,比一個日本的人口還多;二○○五年,這個人數達到一億九千一百萬,

相當於日本加上四小龍人口的總和。




新趨勢

移動代表機會 企業推進,高階人才成國際遷徙主力

二○○六年,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(KofiA.Annan)在聯合國會議中指出:

「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的移民時代,而今日的國際移民,是一個全球現象。」國際間的人口遷徙,

影響一個國家的「人力資本」存量,尤其這一波的移動,大幅增加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移動。


為此,世界貿易組織(WTO)已將自然人移動納入談判議題;聯合國大會也在去年九月舉辦

「國際移民與發展」的高級別對話,以推動國際移徙問題方面的國際合作。

在此洪流中,移動的概念幾乎已全面反轉。


過去,農業社會強調安土重遷、安居樂業,所有移動的概念都是負面的,例如「離鄉背井」、

「流離失所」。現在,移動代表機會。移動的頻率增高,速度加快,方向多元化,

移動者隨時在尋找最有利的時空,把自己「投資」在最有效益的地方。

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副教授陳國華指出,「新一代全球流動的概念,既不是落地生根,

也不是葉落歸根,人的流通變得很頻繁。」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馬來西亞華人學者王愛華,

於一九九九年最早提出「彈性公民」概念。她的書描述全球走透透,口袋中有好幾本護照,

可以跟金融市場、不同國家法律協商,達到賺錢目地的專業技術與投資菁英。

根據聯合國的統計,多國籍人士,在過去十年超過五千萬人,

遠遠超過一九五○年到一九九○年四個十年的總和。


不過最重要的移動推手是企業。根據「全球移動研究中心」(Institute for Global Mobility)

在二○○六年一月所發表的研究報告,受訪的跨國企業中,

九二%預期該公司的「短期外派」人數將成長;兩至三年的一般外派將維持與現在相當水準;

而預期「通勤式移動」人數將成長的,也有六九%。

就地區而言,外派到中國大陸的人數成長率最快,總數也居全球第三。




新職場

兩岸四地辦公 追求一軍薪水、躋身世界中產階級

美商惠悅企管公司中國暨台灣行銷企畫協理江珮鈴是一個「帶著母奶旅行」的通勤式移動族,

通勤地點是中國。兩年前,她的老闆黃世友被拔擢為大中華區總裁時,勸她一起過去:

「四十五歲以下沒有大陸經驗的,以後根本沒價值了。」但是家怎麼辦?

身為獨生女的她還有年邁的父母、丈夫……。

後來折衷處理:每個月七到十天到中國出差,其他時間留在台灣,以視訊會議等方式遙控北京、

上海、深圳三個辦公室。從此,江珮鈴過日子是以「週」為單位,這禮拜在上海,下禮拜在台灣,

下下禮拜在深圳。她像個陀螺,不停的在這些點之間輪流打轉。後來江珮鈴懷孕了,

而且堅持餵母乳,餵了整整一年。出差時,有奶漲現象,為了維持乳腺暢通,她每隔三小時就去擠奶。

有一次,她在嚴冬出差到北京,室外氣溫都在零下,她決定把母乳帶回家。擠出的五千西西母乳,

密封在二十五包哺乳袋中,用手提行李帶回台灣。 她辛苦的周旋於母親、妻子、女兒、

國際通勤族四種角色中。


辛苦的代價是什麼?

這群具備「全球移動力」的人,升遷機會高於同儕,薪水是未來的一軍。

世界銀行在最新發表的一篇論文裡預測,十年後,世界各地的大都市將出現一群所謂的「世界中產階級」,

其實就是一批具備跨國移動能力的白領菁英。他們的薪資將比同輩多出至少五成,平均資產將多出一倍,

雖然不是富豪,卻能在全世界都過著優質生活;不管在紐約、北京或者香港,

他們關心的議題都很類似。



不過,不要以為會說外語就代表有移動力。

「全球移動力」恰相對於「全球文盲」,語言只是基本條件。全球最大的人力顧問公司美世諮詢

(Mercer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)的研究顯示,所謂的「移動力」,還包含五大隱性能力:

主動融入當地社會、認同多元文化、心態開放、情緒穩定、保有彈性。此外,心理學家羅森

(Robert Rosen),以四年時間,調查一千位跨國企業領導人,寫成

《全球通識──二十一世紀企業人的新語言》,他的研究發現也類似。





新觀念

外派成升遷依據 能橫向移動,才能向上移動

全球移動大能力,的確已成為許多大企業升遷中高階主管的條件。根據英國特洛依企管顧問公司

(Trojan Corp. UK)訪問歐盟一百家指標性企業,歸納出目前這些企業人事升遷的八大要件與權重,

可以發現,若是將多元文化接納度、彈性合作、學習力等指標加起來,隱性能力分數,

甚至超過語言與專業能力等顯性能力。「這八大特質恰恰符合全球化之下的競爭力特質。」

特洛依董事長威廉梅特指出,「那是讓人能跨領域、跨地域發展的能力;

在這個時代,你能橫向移動,才能向上移動。」


事實上,在歐、美、亞洲等大型跨國公司,都已把強化人才的「移動能量」當作重要目標,

致力培養員工能夠理解、駕馭多元文化的素養。

譬如南韓的三星電子,自一九九○年起的十六年間,共派出三千三百二十八位「地域專家」,

到超過八十個國家歷練。這是三星為了培養外派人才所建立的制度。三星剛剛開始國際化時,

發現外派主管不只學習語言需要花許多時間,更要瞭解當地文化,才能發揮作用。

因此每年選出二百五十位(不到全集團百分之一)優秀員工分散到世界各國體驗研究,

每天將心得寫上公司網站,回國後成為公司重要的諮詢對象,也是重要升遷的潛力人選。


譬如福特,福特汽車金融(中國)公司總裁胡裕翔表示,身為總公司「亞太地區人事委員會」一員,

他評估某人是否適合升任地區總經理時,會看他有無在其他國家歷練過,「這已經變成必要因素。」

他說,唯有離開過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,到別的國家、文化中「浸過」,才能跳脫熟悉的觀點,

用比較宏觀的角度看事。


「事實上,跨國公司這種做法也是從經驗學來的。」他說,他們發現,當公司要建立全球統一平台時,

沒在外國工作過的高階主管,總認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,對於平台整合的理解性、支持性都不足。

「沒有出去過,等當上總經理再調整就太晚了。」

他表示,公司現在的信念是:要培養一個人,不是讓他去做總經理特助、幕僚,

而是把他丟到最不熟悉的地方。「溫室培養的花朵不耐風霜,教養小孩、公司管理也一樣。」


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所長周陽山,培養獨子周耘,就是根據這理念。周耘小學在台北就讀,

初中跟著爸爸到紐約,高中到上海,現在就讀北京大學二年級。才二十歲,已有在東西四大城市:

台北、紐約、上海、北京之間移動的經驗。


「我希望他在東、西方之間平衡發展。」周陽山認為,獨子的優勢在於:英、中文轉換快,

政治敏感度很高。「他一直在不同的城市間游走,也看到很多特殊情境。」譬如九一一後的紐約,

充滿恐怖氣氛;SARS(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)時期的上海,高速公路上一個人一個人的檢查。

「對美、中兩個大國的好與壞、國家能力,了解得比一般台灣孩子清楚。」





新教育

養第三種文化孩子 培植隱性能力,建構就學工作優勢

「小孩有很大彈性,雖然表面看起來移動時有些負面的影響:成績跟不上、朋友一直換,

感覺上好像很可憐。但是相對的,他們擁有別人沒有的磨練機會」。有兩個孩子跟著遷徙的胡裕翔表示,

人生那麼長,一、兩年成績不好有什麼關係?這些掙扎、適應,是很寶貴的經驗。

孩子從小跟不同種族、文化的人接觸,會讓他們尊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。


「他們到加拿大,就成為『少數民族、有色人種』,所以,他們心中,不會覺得誰才是主流。」

他認為這種生活在各種異質社會的經驗,對孩子以後申請學校、工作,反而會是一種優勢。

美國學者的研究也指出:大約占美國人口二%的「第三種文化孩子」(Third-Culture Kids,

跟著父母移動而在國外成長的美國孩子)是一種寶藏,他們使美國人與世界其他地方相連結。

美國非營利組織「全球教育論壇」在一九七○年成立,專家設計全球通識教案提供學校老師參考

(網址:http://www.globaled.org)。新加坡「國際基金會」也曾推動實習生制度,

讓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到新加坡海外公司實習,增加國際經驗。


台灣面對全球化的競爭,一般較多注意到的是培養語言能力,但卻常常忽略了同樣重要的那些隱性能力,

以至於許多人還是「看得懂英文的國際文盲」。

龍應台從香港大學回清大任教後,在「龍應台文教基金會」開辦「思沙龍」,強化台灣年輕人的國際觀。

「你所不知道的北韓」、「你所不知道的IMF(國際貨幣基金)」、「你所不知道的文革」……,

一場一場的辦。她表示,「你不能跟大陸人比堅忍,就要跟英國、德國成熟社會比國際觀,

比跟國際接軌的能力。」她慨嘆,台灣這幾十年的國際孤兒,再加上改朝換代後民進黨過於強調本土化,

在國際文化素養方面,完全不能跟人家比。


「台灣教育著重的,還是社會階級裡『垂直流動』的能力。」

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文政認為,「我們太強調技能,而缺乏國際觀、

多元文化價值觀的教育。這些全球『水平移動』的能力,我們都不注重,很不合時宜。」

不過,若你已經脫離求學階段,職場菁英要建立自己的移動大能力,最快的方式,莫過勇敢的去移動。





新機會

接受海外工作 跨出第一步,移動就能累積能力

根據國際外派服務公司一項長達十六年的調查發現,第一次外派的人當中,因為「個人適應不良」

而提早離開的比率高達六七%,「能力不足」比率也高達五九%。適應不良,

背後代表的正是許多專業之外的移動能力,例如彈性、跨文化溝通力等。

然而外派者若是已經有一次以上的經驗,則適應不良的比率會大幅下降至三九%,

「家人不適應」下降至四三%。


近來被眾多外資企業視為投資中國的寶典《China CEO》,作者IESE商學院教授費南茲

(Juan Antonio Fernandez)訪問拜耳、可口可樂等二十家跨國公司中國地區執行長。

其中,拜耳大中華區執行長Elmar Stachels就說:「最困難的是你第一次決定接受一個海外工作。」

費南茲從中得到的結論是:移動本身就會累積移動能力,尤其是那些專業外的能力。


在《世界是平的》這本書中,作者佛里曼(Thomas L. Friedman)寫到,過去,

希望自己是生活在紐約的平凡人;現在,希望自己是生活在中國的天才。

以前國家有疆界,我們從疆界中找到安全與立足點;但現在,突破實體與心裡的疆界,大膽移動出去,

反而是找到立足點的最好方法。



你的移動勇氣有多強,你所累積的「移動能量」與舞台就有多大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i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