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可能不認識她
但 她卻是真正愛台灣的人
她對”教育”的執著 讓我看到感動與希望
我找到了5篇關於她的報導
短短5篇 卻足顯份量
行動者 | |
兩度跳到骨折 35歲拿到景星勳章 | |
文字/賴素鈴 | |
| |
「你們看到了嗎?孩子們專注的眼神。」回程時,許芳宜還沉浸在感動中,「那是撒出去的種子,未來的希望。」 總習慣一個人背著行囊疾行,許芳宜的身影讓人想起鄧肯:「大家都走在路上時,她總是狂奔在沒有人的遠方。」 她有耀眼的光環:二○○五年美國《舞蹈雜誌》以這個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作為封面人物,並評選她為年度最受矚目的舞蹈工作者。美國公視曾到宜蘭,拍攝許芳宜的家人與故鄉。年僅卅五歲,就獲總統頒贈五等景星勳章,更是台灣舞蹈界首例。 就連旅行轉機時,都有陌生人問她:「你是那個台灣很會跳舞的舞者嗎?」 但她沒因此自以為是「國際巨星」。 雲門總監林懷民曾說,許芳宜把台灣人「愛拚才會贏」發揮得淋漓盡致;堅持、固執,「那個專注是全部的」。 許芳宜總是忘我地換來渾身傷痕。練舞練到趾甲裂了還屬尋常,她曾兩度清楚感到骨頭應聲而斷,眼淚滾出來的同時,痛到站不起來。她頸椎受過傷,大腿四分之一處也裂過,得花很多時間暖身,慢慢尋找不讓身體再受傷的方式。 很難想像,那個在編舞家男友布拉瑞揚眼中,「連手指和腳趾都充滿表情與張力」的舞者,她在舞台上的逼人光采,腳尖踮著、踩過多少痛苦。 許芳宜說,她最想告訴這些孩子:要「敢於作夢」。盡全力讓夢想實現,從中學到專注、執著、專業,還有她的體會:「舞蹈不只是舞蹈,而是認真看待自己、看待生命的學習。」 【2007-05-21/聯合報/A6版/話題】 |
許芳宜 校園育苗 舞動新血輪 | |
文字/賴素鈴 | |
| |
受限慣性 你對不起自己 「看手!手在哪?」走入校園的知名舞蹈家許芳宜,一再糾正身體已經慣性化的高中舞蹈班學生,忍不住說了重話:「通常這種時候,如果我講八次,你還沒改變,你要跟自己說聲對不起!」 許芳宜最常對這些年輕孩子說:「你沒有權利這樣浪費你的身體、浪費時間。」因為想讓他們提早體驗專業舞者嚴格自律的必要。 去年九月起,許芳宜主動打電話給設有舞蹈班的中學,她想和學舞蹈的孩子分享她的經驗,只為實踐她對老師羅曼菲生前的承諾:「你為我所做的,我也會這樣對待下一代。」 軋出時間 全台灣走透透 半年多來在台灣、紐約兩地往返五、六趟的緊湊時程中,許芳宜已經走過台北市雙園國中、宜蘭的羅東國中、台中文華高中、華岡藝校、嘉義女中、台南家齊女中等十多所學校,台灣繞過大半圈。 從未要求符合她「身價」的價碼,也沒尋求任何贊助,許芳宜獨自展開她的扎根計畫,帶著舞衣和熱情,全台走透透。因為對她來說,和那些孩子分享她的經驗,才是最重要的事。 偶像現身 「芳宜老師超讚」 |